冼瑞伦常务副市长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市府办 发布时间:2009-11-19 11:31:00 字号: 分享至:

                            佛府字〔2009〕32号

 

冼瑞伦常务副市长在全市水利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九年十一月四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水利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水利工作任务。刚才韦奕铨局长作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总结,同时也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好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4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抓住机遇促进水利事业新发展

2009年,我市继续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步伐,全面铺开以内河涌综合整治和排涝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第二轮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央扩大内需水利投资项目全力推进,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成效,有效抗御了台风、暴雨等灾害袭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为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有差距,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还有差距,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首先,水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的必备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改善民生的物质条件。当前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对消除水患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越来越迫切。佛山人口达600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9,在全国排第11位,是不能淹也淹不得的城市,水利工作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解决民生需求中的基础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更加突出。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实现佛山“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目标,对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至关重要。

其次,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近年来,通过实施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为我市防御各种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我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整体能力还不强:首先是个别堤围的防洪达标尚未完成,一些历史险段彻底整治尚需加大投入;其次是个别河段过度采砂,水文变异等因素导致一些新的险段发生;再次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排涝建设不同步使城市致灾压力增大;另外,水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治,水质性缺水的矛盾仍然存在。还有就是近年来气候异常,突发性极端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超过了历史水平。因此,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夯实我市水利工作基础,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再次,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利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的长远发展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特别是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水资源和水利工作摆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突出位置,水利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把水利工作作为发展的主要任务,民生的重要工程抓好落实。各级政府一是在发展的理念上更加强调人与水的和谐。坚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在治理水患灾害的同时,自觉约束人的行为,给洪水以出路,防止人对水的侵害,维护河涌的健康生命,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二是在发展的重点上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让水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全力做好水利防灾减灾工作,优先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积极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为人民群众生活营造良好的水环境。三是在发展的举措上更加突出综合治理。统筹考虑防洪安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改善等问题,做到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防旱并举,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水患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对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水利事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抓住落实科学发展观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带来的机遇,抓住广佛同城化带来的机遇,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把握水利事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利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水、旱、风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调控、保护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乘势而上推动水利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水务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水利工作的全局,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建设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水环境与生态保护保障体系为目标,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实施内河涌的综合整治工程,提升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决打赢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是水利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要求必须在2010年底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到了攻坚决战的关键时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如期完成城乡防灾减灾水利工程建设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如期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利工作,而是对各级政府、各部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和能力、干大事干成事的水平和能力的重大考验;不是常规情况下的工作要求,而是党和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不仅仅体现水利基础设施的应有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两项工程的重大的政治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樵桑联围达标加固、两涌整治和西坑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在2010年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

目前,汛期已过,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季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迅速组织开展冬修水利大会战。

(二)落实规划,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佛山市排涝规划》要求,把我市中心城区和主要城镇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把我市中心城区的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且河涌内水位不超过控制水位,其余地区的排涝标准将提高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且河涌内水位不超过控制水位。还要积极推动水利和防灾减灾的广佛同城化,做好区域防洪排涝、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跨界水环境保护规划,按规划推进各项工作。

(三)抓好内河涌综合整治,全面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再造。汪洋书记到佛山检查工作时,对佛山提出了“两转型,一再造”的总体要求,“再造”就牵涉到环境再造的问题。内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不但是我市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也是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再造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两年,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内河涌综合整治,针对河涌的污染、淤积、堵塞、萎缩等问题,加大了投入,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内河涌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环境,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明年全市要进一步抓好内河涌综合整治,要按照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和佛山市排涝规划要求加快电排站和排水主干渠的建设,保证排水畅通,增大河道蓄水容量,避免暴雨致涝和局部地区受淹。要坚持河涌综合整治,彻底改变内河涌河道缩窄、河床淤积等现状,提高主干内河涌引排过流能力,增强全市城乡防洪排涝水平。同时要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使污水处理与内河涌综合整治配套开展。

(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发挥防灾减灾效益。要坚持“建管并重”的理念,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发挥水利工程最大的效益。一是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偷采河砂行为,维护河势稳定。规范堤围上的砂场、码头的布局,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河道堤防的安全管理,继续抓好“依法治河”工作,强化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加强工程安全鉴定和监测,保障河道堤防及其他水利工程设施安全,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要加强行洪区居民管理,按照行洪区居民搬迁计划,逐步把行洪区居民外迁。三是加强中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理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 逐步把小型水库管理权收归镇、街道管理,确保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四是加强穿堤建筑物管理。我市目前有穿堤建筑物共1000多处,要严防出现问题。

(五)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开创水务管理新局面。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我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将成立水务局。新成立的水务局行使全市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河道堤防管理、水土保持、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与“水”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供排水及水利的综合管理部门,标志着我市水行政管理体制从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向资源优化配置、环境生态平衡的资源水利转变;从城乡水资源分割管理向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转变。为确保我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市水利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听取相关部门对水务改革的意见建议,编制“三定”方案。尽快推进改革,把机构、职数、人员调整到位,力争年内完成改革任务。改革期间,各项工作要如期进行,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年度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2010年全市水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安排,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各项水利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各级政府要把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帮助解决水利建设、管理及改革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精心搞好水利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组织工作。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在计划安排、资金落实上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土、建设、交通、农业、环保、气象等部门要根据部门职责,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形成团结治水、科学治水的局面。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确保配套资金的到位,确保水利资金的投入。继续落实和管理好各项水利规费,认真落实水利建设的政策,多渠道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水利建设资金来之不易,水利部门必须管好用好。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程序,严格按制度办事,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检查监督,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还要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三是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能够担当科学发展重任、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靠前指挥。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业绩评价制度,全面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坚持警钟长鸣,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招投标、河道采砂许可和水利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加强审计和监察工作,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

四是转变作风促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来,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环节、具体项目上。在完善水利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区、镇一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项目储备,结合水利发展实际,适度超前,形成较有规模、水平较高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以适应当前扩大内需、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市水利局要加强指导、加强协调,统筹项目计划,协助各区加快审批进度,协调跨区跨部门涉水事宜。

四、扎实做好防旱抗旱准备工作

今冬明春我省面临严峻的防旱抗旱形势,预计今年将成为接近2004年的特枯水文年景,全省范围极有可能发生秋冬春连旱。目前我市部分江河水位出现历史同期的最低值,虽然未出现旱情,但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立足于防御秋冬春连旱,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和工作准备。坚持科学抗旱,提前防控,万一出现旱情,各项工作要做深、做细、做扎实,努力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摆在抗旱工作的首位。要按照“优先安排人畜饮水,其次安排生活用水,最后安排生产用水”的原则,千方百计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困难。要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力争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同志们,明年是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也是水利工作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水利事业的新发展,为我市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