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态发展的新坐标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23-10-27 10:48:29 字号: 分享至:

  10月25日,佛山正式公布秋色巡游活动将于11月在时隔三年后重启。消息一经发出迅速传播,让不少佛山人梦回“佛山秋色”大灯笼鸣锣开道,数千人的巡游表演队伍宛如彩龙般蜿蜒游走,人们在街头夹道相庆、欢声笑语的盛世繁华。

662519.png

2019年11月1日,“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2019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启动,“佛山秋色”大灯笼带领秋色巡游队伍正在巡游。/佛山传媒摄影俱乐部谢小易摄

  佛山秋色缘何会发轫与兴起?凝望历史,佛山秋色是一场庆祝收获的丰收祭祀。一直以来我国有“春祈秋祭”的传统,据传闻,旧时佛山农家妇女用野生茭笋壳扎成小龙给孩童们玩耍庆丰收,舞草龙也被认为是秋色最初的形式。秋色有着进行娱神、献祭的意思,庆祝丰收的喜悦,表达对大自然、神的感谢和对未来的祈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62517.png

秋色作品。/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黄皓贤摄

  佛山秋色是一场“以假乱真”的民间手工技艺赛场。秋色定名于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佛山忠义乡志》记载,相传那一年黄萧养起义攻打佛山,“守者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震天,贼疑不敢急攻,俄竞遁去”。因为在抵御黄萧养的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此佛山秋色被定名并兴盛起来。明清时期,佛山的工商业繁荣、名扬全国,诞生了一批批能工巧匠。佛山下属的各个铺“征声选色”,用生产的边角废料、剩余下料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参加秋色,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662516.png

2017年秋色巡游开始前,在祖庙门前广场,巡游队伍逐一献上表演。/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龙翔摄

  佛山秋色是一场盛大的全民大狂欢。秋色集戏剧、音乐、美术、工艺制作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多元要素的活动吸引者众。清代陈捷扬的竹枝词有:“不到鸡鸣不肯休,纪纲街口闹中秋。齐看环佩三更月,道是花神夜出游。”从诗中可见人们的兴奋状态,奔放喜悦的狂欢之势。

  钟敬文先生说:“民俗规范性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民俗规范,同样一个地区和民族也有自身的民俗规范。民俗规范性的形成,无疑受到人们经验和观念的支配。将经验和观念变为规范的过程。”抚摸五百多年历史的纹理,我们可以看到秋色发展与佛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血脉相融,无论是繁荣还是中断,每个发展阶段两者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已经找到了推动秋色活动实现活态性、动态性发展的新坐标,让秋色活动“活起来”。从2009年起,佛山秋色作为佛山市的民俗活动和城市文化品牌,成为每年一度的盛大民俗活动。如今年佛山就创新设置了禅城、西樵两条秋色巡游路线,其中禅城巡游总时长达150分钟。

662515.png

662514.png

  在保留原本核心意义的基础上,佛山秋色民俗也逐步出现了新演变:首先,开放性升级。每年,众多海内外乡亲受邀归乡参加佛山秋色的祖庙秋祭、乡饮酒礼,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地区以及佛山国外友城和国内对口帮扶与合作城市、国内文化城市也受邀派出节目参与巡游。其次,文化性升级。作为佛山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2016年至今,秋色巡游活动与广东(佛山)非遗周结合举行。今年还设置了“食·非遗”美食展、“听见·非遗”音乐会,非遗内容再拓展。再次,现代性升级。从古代沿路市民给秋色“投标”衍生到“线上秋色”,今年佛山秋色还将运用融媒一体化传播方式和生产能力,开发方阵预约、投票评选、祈福盲盒、商圈优惠等功能。通过传统与现代元素共举,让我们看到更年轻态的秋色,激发消费新活力。

662513.png

2017年,秋色巡游中的大桌仿真生果摆盘引来市民观看。/甘建华摄

  佛山秋色巡游活动举办至今,已经成为岭南广府文脉标识,佛山增进民俗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性节会,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一代代佛山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其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民主精神,也正在现代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抚今追昔,站在新时代展望未来,扛着“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岭南名城佛山重任在肩、任重道远。从乡村农耕文化民俗,过渡发展为城市民俗,到当下制造业大市的佛山走在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康庄大道上,佛山秋色又将刻上怎样的新烙印?这一“民俗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正在发掘佛山秋色中蕴涵的社会文化价值,持续焕新。缔造城市新传统,焕发时代新风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