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2-02-20 09:16:00 字号: 分享至:

  

  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四)

   

   

  佛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年1月9日在佛山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文

  

  各位代表:

  我受佛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各种挑战,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与《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抓调整促提升,抓转型谋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环境保护取得实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生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年初向人大报告的13项预期指标中,预计有10项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具体包括: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6600亿元,同比增长12.1%,较年初预期目标12%高0.1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增长18%,较年初预期目标10%高8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6.1%,较年初预期目标16%高0.1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8%,与年初预期目标18%持平;

  ——进出口总值预计增长16.1%,较年初预期目标10%高6.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7%,较年初预期目标10%高2.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3%,较年初预期目标10.5%高2.5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预计可超额完成省下达下降4.01%的目标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1.98%,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为5.46‰,控制在6.25‰以内;

  有1项指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因2011年省不对各市下达具体指标,该指标不用统计完成情况。

  有2项指标预计完成情况不够理想:

  ——人均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2%,较年初预期目标11%低1.8个百分点。主要受第六次人口普查影响,2011年我市常住人口增长较快。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水平预计完成值为5.6%,超出年初控制在4%左右的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受近年国内外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货币流通过剩等原因影响,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国内价格走势不断上扬,我市物价水平也随之处于高位。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一年来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市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扩内需等政策措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600亿元,增长12.1%,领先全省10%的预计增速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之比为1.8:63.6:34.6。二是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058亿元,增长18%;完成增加值3880亿元,增长14.8%。是投资稳步增长。预计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3.86亿元,增长16.1%。合同利用外资30.66亿美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21.45亿美元,增长9%。四是消费有力拉动经济增长。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0.6亿元,增长18%,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五是对外贸易持续增长。预计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600亿美元,增长16.1%。其中出口383.6亿美元,增长16.1%;进口216.4亿美元,增长16.2%。六是财政金融稳健运行。预计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1.45亿元,增长18%。一般预算支出365.44亿元,增长0.5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964.75、5440.4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6%、14.6%,存贷比为60.69%。

  (二)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

  我市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实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制造业不断优化发展。大力落实“双转移”战略,陶瓷、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较快,全年先进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保持20%左右的增速。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在省认定的17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中,有5个基地落户佛山。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正式开园,吸引了台湾奇力光电、国星光电等50多家半导体照明企业进驻一汽-大众,陆地方舟等项目进展加快,目前已进入厂房建设阶段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广东金融高新区已成功吸引香港新鸿基金融集团、IBM等67个项目入驻,总投资额达220亿元。广东工业设计城旧厂区改造全面完成,58家工业设计创意机构入驻,吸引设计人员500多人。现代流通业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王府井百货、佛山新城超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进驻。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全市20个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各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现代农业载体加快发展,全市目前有现代农业园区17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新增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家(新增23家)。品牌农业发展有新突破,南海区九江镇成功申报“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与北京中关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关村佛山产业科技研发基地、产学研基地、创新基地等,进行全方位合作。与中科院签订了《深化院市合作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协议书》,合作项目达450多项,带动产值近91亿元。专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已建成1个育成中心、7个专业中心、19个创新平台,范围涵盖资源、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三)城乡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强中心”战略全面提速。自“强中心”战略实施以来,佛山新城开发建设明显提速,共投入建设资金2.21亿元,商务中心、智慧信息大厦、公共文化综合体、交通枢纽中心、汾江路南延线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顺利。二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与广东电网公司签订“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我市投资168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新建变电站50座。加快推进途经我市的10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其中佛开扩建、广三扩建已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67.8%、58.8%。重点推进各组团间的路网衔接,禅西大道一期主线、金沙大桥扩建等14个市重点路桥项目建成通车,其余29个在建项目也正按计划推进。三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新进展。全市共投入“三旧”改造资金158亿元,新增改造项目103个,新增竣工项目14个。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创文”工作顺利通过省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四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新名镇名村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了首批2个名镇、7个名村、21个示范村。宅基地换房26个试点村居中,首批5个试点村居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规划。全市763个村(居)已设立基层行政服务中心728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城乡卫生服务框架已初步构建完善,村(居)基层文化服务点覆盖率达100%

  (四)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我市认真贯彻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广佛同城化建设不断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不断深入。一是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进展顺利。制定《佛山市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1年度工作计划》,将39个量化指标和91个重点项目分解到各区和市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珠三角规划纲要》重大项目建设,广东金融高新区加快建设,三水恒益电厂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二是广佛同城化建设取得成效。顺利组织召开广佛同城化第四次市长联席会议。启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五大工程53个同城化建设项目。目前,移动通信同城化基本落实,部分银行已实现通存通兑免手续费,海八西路等重要交通衔接改造工程也顺利完工。三是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积极推进。顺利组织召开广佛肇经济圈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编制出台《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基本完成交通运输、产业协作、环境保护、旅游合作和教育培训5个专项规划。广佛肇的交通与医疗等领域对接项目也得到有效推进。是佛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承办了“发挥CEPA平台作用,加强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交流活动”,与港澳签署了一批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与香港大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五)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推进

  我市坚持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协调,污染减排与结构调整相促进,环境治理与惠民益民相结合,生态环保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一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开展电石行业、铸造用生铁、平板玻璃等行业的摸底调查工作,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业锅炉基本完成了整治任务,绿色照明、企业节电、节约和替代石油三大节能工程稳步推进。二是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佛山水道、水口水道等主要内河涌水质明显改善。切实开展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治理工作,基本完成重点监管企业名单30%的治理任务。新建两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投入运营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范围将覆盖到全市(含农村)。三是绿化建设不断加强。启动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初步通过省的验收。全市绿道工作推进顺利,各区省立绿道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城市绿道主框架已贯通328公里,完成年度任务。全市种植各类树木302.9万株,营造主题林89个,完成造林面积1.69万亩。

  (六)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我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动力,先行先试,各项改革继续深入,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组建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整合交通运输部门职责。整合改革后,市政府工作部门共29个,比省核定少3个。在全省市县机构改革评估考核中,我市政府机构改革被评为优秀等次。二是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稳步推进“政经分离”、“政社分离”,“两个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完成试点任务。全市农村超过90%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两确权”基础工作,“股权固化到户”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南海区作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224个村已有超过一半完成“村改居”的改革工作。三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启动财政综合管理改革。扩大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试点范围,全年共安排9880万元实行竞争性分配。推行“大国资、全覆盖”国资改革,明确了市属国企的战略定位、工作主线、工作原则以及企业整合方案。四是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金融发展三项计划推进顺利,新增4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2家;新增5家上市企业,达到32家。成功举办2011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暨签约仪式,整合推出城市可经营项目101项,投资总额1226.25亿元,签约项目44个,投资总额557.96亿元。五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已挂牌成立,负责协调和推进社会工作、群众工作与公共服务。基本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任务,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模式试点工作有序展开。

  (七)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1年,我市围绕“民富、市强”两大工作主题,加快推进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就业10.75人,转移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08万人;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1.98%,远低于省下达我市3.5%的控制目标。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80.9万人,城镇职工医保218万人,居民医保215万人。佛山市社保卡正式发行,成为珠三角地区首个发放社保卡的城市。失业保险金与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880元/月与1570/。完成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052套,为省下达任务数量的102.9%。三是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全市获准成为国家、省级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个数分别达到2个和9个。佛山科技学院顺利通过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中期检查。四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3间。智能卫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发放佛山健康卡84万张,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41.9万份。五是保供稳价工作有序开展。粮食储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粮食市场保持稳定。印发了《佛山市价格调节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适时启动基本生活费用价格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共发放补助1805万元。建成104家平价商店,基本形成全市全覆盖的格局。是对口援建和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801万元,组织开展西藏灵芝地区易贡茶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投入援疆资金11074万元,已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销中心等5个援建项目,另外22个援建项目进展顺利。对口帮扶清远、肇庆两市以及高明革命老区建设资金达9.08亿元,帮扶清远、肇庆的140个贫困村基本实现脱贫目标,高明革命老区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我市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研发投入较低,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土地、资源和人才等要素制约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群众诉求增加,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平有待进一步强化等。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预期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增长的态势,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趋增加。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欧美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严峻。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稳定性形成冲击。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所回落,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最乐观估计保持与2011年4%的同等增速。

  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虽然较强,但经济增速已呈现缓慢回落,特别是近来工业生产、出口以及财政收入等方面均出现增速减缓趋势。此外,影响未来物价上涨的各种成本推动的刚性因素依然存在,中小企业仍受多重因素挤压面临经营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9.5%放缓到2012年的9%。

      从佛山自身看:受国际国内复杂环境影响,预计佛山2012年经济形势将比较严峻。2008年金融危机时,佛山受益于国内外主要经济体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制造业得到平稳较快发展。如今主要经济体普遍受通胀、债务危机等问题困扰,刺激经济力不从心。加之发达国家试图“再制造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内房地产发展放慢影响佛山关联行业、银根收紧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我市2012年经济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我市发展客观形势,建议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进出口总值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单位GDP能耗下降4.2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水平控制在4%左右。

  个别指标简要说明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0%,低于2011年目标(12%)2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符合我市实际。适当调低增长预期,可引导我市工作重心转到主动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上来,做到稳中求进。二是符合2012年经济发展环境。2012年世界经济可能减速,国内及广东省经济增长可能放缓,我市2012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位10%较为谨慎并留有余地。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0%,低于2011年目标(16%)6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我市经济发展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较长一段时期仍必须要靠较高的投资增长作保证。在佛山新城等项目加快建设的带动下,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二是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处于较高水平,在当前用地指标紧张、金融政策调控等多因素影响下,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有较大难度。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6%,低于2011年目标(18%)2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受国家扩内需政策激励以及近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带动,我市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2012年的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二是前几年密集出台的刺激消费政策已将部分消费需求提前释放,目前消费政策的效应已逐步递减,2012年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存在较大难度。

  4.进出口总值预期增长7%,低于2011年目标(10%)3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将影响全市对外贸易的增长。二是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市进出口增速逐月回落,显示出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凸显。三是成本要素价格仍将持续上升,用电荒、融资难等困难短期内难以缓解,出口企业生产仍受到制约。

  三、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继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民富市强、幸福佛山”这一核心,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路径,着力稳增长、控通胀、促转型、惠民生。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构建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着力提升发展制造业。继续加快“双转移”步伐,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大对光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扎实推进广东爱康公司三期、顺德彩虹OLED二期、陆地方舟电动汽车等项目建设,积极申报新能源汽车国家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落实现代服务业发展“314计划”,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深入实施智慧物流腾飞计划。加强以佛山新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德胜新城、华南智慧新城、西江新城、云东海等片区为重点的一批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农业总部集聚发展,重点建设陈村花卉世界、南海万顷洋园艺世界和三水乐平创意农业城,着力打造三个总部经济发展核心园区。四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省部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与中科院、中关村的战略合作。积极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家水平。加紧专业中心与创新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乐从物联网研究院、精密加工、新能源等平台。

  (二)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带动投资增长

  做好重点项目谋划与建设,引进一批龙头大项目。狠抓招商引资,积极拉动投资增长。一是做好重点项目的储备、立项工作。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编制全市2012年重点项目。加强与国家和省的沟通,争取把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力争获得更多用地指标和资金扶持。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跟进中央、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继续强化企业服务,扎实推进与中国机械集团、深圳华强、苏宁电器、大连万达等合作项目的建设。加强与500强企业及大型跨国公司的联系,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围绕已落户的龙头企业,专访其上下游企业,争取项目集聚发展。三是做好招商选资工作。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质量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特别要围绕汽配、光电和机械装备等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关联招商。创新招商方式,将零土地招商、以商引商和增资扩产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做好“央企、世界500强、民企百强”三大招商活动。

  (三)多措并举提高对外贸易

  进一步加大外贸支持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对外贸易水平。一是全力巩固开拓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全力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参加在传统市场举办的各类展会。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提高佛山制造的影响力。二是加强营销网络建设,运用信息手段扩大市场。以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网上广交会等6大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推动企业借助优质电子商务抢订单。继续做好佛山电子家电和新光源产业的“电子商务+产品杂志+展会”区域品牌推广工作。三是不断强化企业服务。举办多场外贸形势宣讲活动,介绍各项外贸扶持政策,让更多的外贸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积极推动优势支柱产业申报各级示范基地,增强我市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力度协助企业做好案件应对工作,全力跟进阿根廷、秘鲁、巴西等南美国家瓷砖和哥伦比亚、美国、加拿大铝型材的反倾销、反补贴应对工作。

  (四)切实加强城市形象建设

  积极推进组团城市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智慧城市。一是全力推进组团城市发展。继续实施“强中心”战略,积极推动佛山新城建设,做好佛山新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德国共建中德工业服务示范区,进一步提升佛山新城战略地位。继续推进各组团核心区建设,实行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加快形成“1+2+5+X”城市发展新格局。二是实施城市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做到规划、资金、土地、时间和责任人“五落实”,重点建设城市核心区、中轴线、东平河等滨水地带的重点景观区域。创建宜居城乡,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佛开高速等重点路桥工程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广佛地铁1号线南延线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筹建节能减排工业园,大力推进工业锅炉、VOC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淘汰黄标车;加快构建以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为框架的绿道体系。三是积极打造智慧城市。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先行,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体系。出台智慧佛山新城规划,加快佛山新城智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华南智慧新城、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顺德德胜智慧商务区几个重点智慧区域。完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服务型智慧政府。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动数字城管向镇街、村(居)延伸。

  (五)推动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

  积极贯彻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四年大发展”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一是深化广佛同城化建设。全面落实《广佛同城化建设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和53个重点合作项目,合力推进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等多项交通路网项目建设,促进通信同城、金融同城和医疗同城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跟踪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各项工作计划进展情况,重点抓好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和路网建设,加快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合作。三是进一步发挥CEPA示范城市作用。继续跟进在“落实CEPA加强金融合作交流活动”中与港澳签署的重点合作项目的实施。引导企业针对台湾光电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开拓东盟市场,进一步提高“佛山制造”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

  (六)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进一步发扬佛山“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继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加快向社会放权,加强对下放事项实施实时在线监管。根据佛山新城建设的阶段性要求,继续赋予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管理)权限。二是继续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抓紧落实“大国资、全覆盖”改革方案,推进融资平台的企业化改造和市场化运作,争取年内发行企业债券。整合资源,加大投融资和资本运作力度,重点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开发(CBD)建设、公用公共事业。统筹推进土地储备,有效盘活、运营国土资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三是继续开展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继续推进“股权固化到户”,积极探索股权社会化流转。深化农信社改制,加快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积极引入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入驻佛山。完善政府投融资服务体系,适当引进社会中介服务。继续举办2012年第八届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的合作交流活动。四是继续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步伐。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工作,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管理规定,不断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

  (七)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强化民生服务,增强市民幸福感,实现社会和谐进步。一是继续提升教育促进就业。继续推进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大力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解决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定点医院管理,推进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工作。加快社保卡工程建设,持续扩大养老、医疗等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是保持价格平稳和保障粮食安全。加强价格监测,强化价格调节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各种价格和收费行为。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继续完善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粮食和食用油储备,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粮食主产区的长效合作机制,保障粮食供应。五是扎实推进援建和扶贫工作。积极跟进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和各种渠道募集扶贫资金,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