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佛山市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0-07-26 09:06:00 字号: 分享至:

  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三)

   

   

  佛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722在佛山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何国森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及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两转型一再造,各项工作迎难而上,取得可喜成绩。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经济增长率先突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环境保护取得实效,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生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

  年初向人大报告预期目标的13项指标中,有11项超额完成,具体包括:

  ——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达4814.50亿元,同比增长13.5%,较年初预期目标11%2.5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71%,较年初预期目标9%2.7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较年初预期目标12%4.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3%,较年初预期目标16%5.3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较年初预期目标7.5%1.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8%,较年初预期目标7%3.8个百分点;

  ——单位GDP能耗下降水平预计能完成年初下降4.36%的预期目标;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水平预计均能完成年初下降6%5%的预期目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4%,在年初控制目标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2‰,在年初控制目标6.3‰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水平下降1.6%,在年初控制目标4%以内。

  2项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包括:

  ——人均生产总值未实现与GDP同步增长。初步核算,人均生产总值约8057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折合11795美元),增幅为12.8%,低于年初力争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的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市人口继续增长,使人均生产总值增速必然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进出口总值未完成年初力争有所增长的预期目标,下降9.2%。这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外贸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所致。

  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运行率先突围,内需拉动增长明显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认真落实各项保增长政策措施,努力化危为机,经济运行实现率先突围。在进出口降幅较大的形势下,内需已成为增长主要动力。一是经济增长领跑珠三角。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在珠三角九市中位居第二,领先全省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0.5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基建、技改投资增幅较大,分别完成770.97亿元、305.71亿元,增速达29.6%33.8%,推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三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贡献加大。我市通过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举办广佛金秋购物节、佛山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有效启动全市消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9.05亿元,增速达21.3%,连续三年超过20%,并高于投资增速,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四是出口降幅不断收窄。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广货全国行、境外经贸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开拓内外销市场。全年全市进出口总值383.39亿美元,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降幅收窄形势好于全省。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实效,产业结构呈现高端化趋势。一是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99亿元,占GDP35.1%,比重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增长16.1%,增速为近十年最高。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市政、银、担(保)、企进一步对接合作,共为1880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3亿元,2800亿授信额度已落实超过2273亿元。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成果丰硕,已签约2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5亿元。成功举办佛山首届现代服务业暨第六届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和首届中国(佛山)陶瓷节。美旗物流、奥特莱斯、南庄生态休闲区、岭南天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是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出台《佛山市“3+9”特色产业基地实施方案》;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新突破,技术和设备水平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下抢占市场先机,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新型显示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奇美、中显科技为龙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逐渐形成,杜邦光伏发电、中建材太阳能、彩虹OLED等一批大项目成功落户。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新增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百亿千项工程技改项目滚动计划2009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院市合作取得新突破,与中科院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达成院企合作项目近百项。

  (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城市建设不断完善

  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狠抓土地、资金配套和责任到位,有力推动项目进展,目前52个省重点项目与289个市重点项目均推进顺利,立项或开工情况良好;29个获中央资金支持的项目按期建设,2项已竣工。在重点项目有效带动下,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是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佛地铁首通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88%。武广铁路佛山段工程顺利完成,广珠城际佛山段正加紧推进。广明高速公路西樵至更楼段、广佛高速扩建、西二环和顺立交收费站及连接线已建成通车,广明高速陈村至西樵段已获省核准并开工建设,广贺高速等项目正加快推进。佛山沙堤机场成功复航。三水恒益电厂2×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加快建设,南海发电一厂二期2×30万千瓦燃煤机组扩建工程基本完成,顺德区500千伏变电站配套9220千伏线路全线贯通。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组团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东平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站项目已动工建设。三旧改造成效显著,出台《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大力实施双百计划,启动改造项目229个,完成改造项目115个,完成改造新建面积710万平方米。“U-佛山建设推进顺利,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抓紧建设。实施大城管策略,数字化城管加快推进。

  (四)广佛同城开局良好,区域合作不断深入

  在广佛两市共同努力下,广佛同城化建设进展顺利,进而推动各项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一是广佛同城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在2009年初签署广佛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召开了两次市长联席会议和多次分管常务副市长协调会,联合编制出台《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2009年度52个重点合作项目中,15项已经完成,其余项目正稳步推进。二是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顺利召开,《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37个首批重点合作项目开始对接和启动。三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项目进展顺利。省《关于贯彻实施〈规划纲要〉的决定》中直接点到佛山的11个项目推进顺利,其中广东金融高新区、国家级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城际轨道等9个项目加快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等2个项目已经启动。四是佛港澳合作进一步深化。落实CEPA示范城市取得成效,出台《佛山市落实CEPA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与港澳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在科技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务业等4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佛山——香港CEPA合作交流会上签订合作项目38个,其中CEPA项下合作项目21个。

  (五)环境治理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取得实效

  我市加大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力度,着力推进环境再造,建设宜居家园。一是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有效。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实施节能管理,2009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新成绩,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预计能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二是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水质符合功能区水质标准,内河涌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汾江河整治成效显著,26年后成功举办端午节汾江河龙舟赛。新建、续建、扩建污水处理厂共24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7.3万吨/日。三是大气环境治理大力开展。推进电厂上大压小工程,完成63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以及电厂企业脱硫工程,有效治理机动车尾气,全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四是三年促变,绿地佛山战略深入实施。全市新增绿地面积203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567万平方米,营造主题林130个。顺利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六)各项改革继续深入,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充分利用改革先行区的优先权限,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一是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制定并完善系列配套政策,启动首批28个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项目。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28个试点村居中已有13个完成了试点工作两确权工作全面铺开,两分两换试点业已进行二是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3个整合为31个,顺德党政群部门由41个整合为16个。顺德综合改革试验、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已两次向顺德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事项共614项。容桂、狮山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步入实操阶段,行政服务向村居延伸工作正在开展。作为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试点城市之一,两横两纵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三是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探索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试点,公务卡结算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发展三项计划推进顺利,顺德利信、南海友诚等五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开业,新增四家企业上市,其中南方风机成为全国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顺德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009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成功举办。

  (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着重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以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人数11.78万人;转移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3.13万人,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的136.04%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加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在南海、顺德成功试点基础上,出台新农保实施意见。全面提高低保水平,建立价格上涨与低收入居民临时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5个,防控甲型H1N1流感取得实效,出台《佛山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好粮油储备工作,确保粮食安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保障性住房2440套。三是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德、禅城、南海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推进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解决607名中小学教师入编问题。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对口援建和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援建四川汶川水磨镇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共完成56个援建工程项目,投资8.14亿元,获得中央和省领导肯定。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展开,革命老区建设稳步推进。

  在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我市经济社会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方式依然滞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外部需求恢复艰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较低,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有待进一步强化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与预期目标

  (一)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好转迹象,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如无大的意外,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好于去年,经济增速有望由负转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实体经济回升面临较多困难,金融领域风险尚未消除,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

  从国内形势看,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我国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各方面信心明显增强,以内需增长弥补外需不足还有一定空间,保持较快增长具有较好基础。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民间投资未有效启动,消费动力明显不足,出口形势依然严峻,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仍然较大,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总之,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很多。

  从我市发展看,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经济工作拥有较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主要体现在:我市去年应对危机判断准确、措施得力,实现经济率先突围,在为今后打下基础的同时,也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开展工作的重要经验,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化危为机的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外部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趋稳,外部需求反弹,我市出口有望扭负为正;内部市场上,随着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力度加大,我市作为制造业重镇,有望借机发挥产业产品优势,做大做强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此外,广佛同城化建设已在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潮流中树起一面旗帜,对提升我市城市影响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有利。同时,我市也将面临各种挑战,决定了今年面临的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主要体现在:国内外经济回升基础不够稳固,金融危机影响仍然持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盛行,扩内需政策效应减弱,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等,以及各种问题相互交织,包括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不稳定性相互交织,短期面临的市场供需矛盾、企业产销矛盾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相互交织等。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发展客观形势和现实需求,建议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

  ——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进出口总值增长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完成省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幅度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水平控制在3%以内;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

  ——全社会试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为1.8%

  与去年预期目标相比,今年部分指标有所调整并新增两项指标。简要说明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2%,较2009年目标上调1个百分点。主要考虑:2009年我市依托民营经济为主、实体产业为主等优势,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实现率先突围。2010年,随着外围环境整体回暖,我市面临的有利条件与机遇将逐步增多,预计我市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向好,增速目标设为12%合理可行。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6%,较2009年目标上调4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2009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8%,今年我市经济要保持较快增长,投资仍需保持较高水平。二是国家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投资继续增长。三是去年未完工的重点项目大部分结转为今年续建项目,去年未转化形成的工作量将在今年逐步释放。四是市场整体趋暖也将促使民间投资进一步启动。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8%,较2009年目标上调2个百分点。主要考虑:一是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消费信心不断提振,社会消费有望保持畅旺。二是中央将继续把促进消费放在调结构突出位置,省出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也表明促进消费的决心和力度。随着鼓励消费政策的陆续颁布、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保障的逐步完善,消费需求将有效释放。

  4.进出口总值预期增长5%。主要考虑:201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走出危机、走出衰退将有较为显著的反弹,这种经济反弹与企业填补库存需要,将拉动我市出口显著复苏。但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等影响,我市外贸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因此预计为小幅增长。

  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期为36%,为2010年新增发展目标。主要考虑:一是与省衔接。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2010年全省发展目标中新增该项指标,并以此作为2010年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衡量标准和方向。二是我市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需要。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珠三角处于最低水平,《规划纲要》要求我市该指标2012年达到40%,按年度分解任务,2010年为36%三是2010年我市将深入实施一系列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也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6.全社会试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预期为1.8%,为2010年新增发展目标。主要依据:一是与省衔接。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2010年全省发展目标中新增该项指标,并以此作为2010年全省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和方向。二是我市提升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我市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偏低,已经制约了我市科技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三是2010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三、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布局谋篇之年,是巩固应对金融危机阶段性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科学发展由探索实践转向全面深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和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目标,以三着力一推进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力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率先转变。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调整,构建产业结构新格局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不断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做大我市纳入省现代产业50077个产业项目,加快构建竞争力强、结构优化、集聚化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制定和落实各项产业规划。加快《佛山市重点发展产业规划》、《佛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制订,抓紧落实《佛山市“3+9”特色产业基地实施方案》、《佛山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和《佛山市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工作意见》。二是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积极谋划一批辐射功能强、功能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引进更多具有带动能力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平台。继续举办物流合作洽谈会,举办陶瓷、机械装备、家电、家具等专业会展,搭建全球交易平台。扎实推进美旗物流、奥特莱斯世界名牌折扣店、岭南天地、南庄生态休闲区、云东海旅游区等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顺应国家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以项目落户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继续引进新型显示器件、新光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模式转变。着力推进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三水太阳能产业基地、南海新光源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岭南成药之乡优势,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四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双转移步伐。针对陶瓷、纺织等我市传统优势行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其技术和设备水平。以装备制造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五是精细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都市型、观光型、品牌型农业为发展方向,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六是着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以院市合作为代表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区六园建设。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我市创新型人才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佛山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加快向佛山创造转型。

  (二)巩固成果,促进经济社会新发展

  在国家和省各项政策引领下,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带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一是扎实推动投资增长。加快推进中央、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项目的储备、立项工作,积极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计划。及时掌握国家和省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政策动向,配套出台我市相应政策措施,大力激发民间投资,同时引导其投入符合国家和我市发展战略的实体经济二是大力促进居民消费。继续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举办购物节和展销会,积极拉动居民消费。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三是积极促进出口回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参加境外经贸活动的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广交会、电子商务平台等媒介,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四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加强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服务力度,切实解除其土地、资金等发展约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自主品牌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互助共赢,打造区域合作新局面

  加大《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力度,扎实推进区域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深入推进广佛同城化建设。认真落实《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2020)》,继续跟进2009年度重点合作项目进度,稳步推进2010年度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借亚运会深化广佛在产业发展、交通路网、环境治理、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全力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大力落实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首批37个重点合作项目建设,抓紧编制《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三是加强与其他兄弟市区县合作。加强与中山、江门、云浮等周边城市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要明鹤兴合作协议落实,探索县域一体化。四是深化佛港澳台合作。进一步发挥CEPA示范城市作用,抓好佛港23个项目落实,加强与澳门在科技、金融、教育、物流、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争取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试验区。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争取成为与台湾合作事农工商示范基地。

  (四)统筹建设,展现城乡发展新面貌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动环境再造,打造人文宜居城市。一是加快推进城市建设。配合做好途径我市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我市重点路桥工程建设。推进广佛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启动广佛地铁南延线建设。完善佛山机场配套设施,打造佛山机场品牌。加快组团城市建设,着力推动禅桂新中心组团发展落实《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092020)》,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U-佛山建设,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先进信息网络。继续实施大城管战略,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建设智慧佛山二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计划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水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合防治。以亚运会为契机,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推进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建设和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构建以道路绿网为骨架、河道绿网为辅助的城市绿网三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镇公共交通网络,促进供水供电、燃气、信息通讯、道路照明灯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五)改革先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挖掘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改革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力争两确权工作今年全部完成。探索股权到人改股权到户试点,推进宅基地换房和产权流转等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三农体制,不断夯实三农基础。二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推广顺德综合改革试点成功经验,其余四区全面推进大部制改革,各区有效整合党政群工作部门。抓好南海狮山、顺德容桂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并在全市33个镇街全面推进实行。加大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大力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继续创新融资方式,推进创新试点建设,大力发展担保行业,引导中小企业上市。做好2010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会工作。

  (六)民生为本,推动和谐建设再上新水平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够稳定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构建和谐佛山一是继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就业难人员的就业服务,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新农保工作步伐。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着重保障低收入人群生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三是推动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四是保持价格平稳、保障粮食安全。加强价格监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价格。做好储备粮管理,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五是扎实推进援建和扶贫工作。抓工程进度和质量,争取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对口支援水磨镇灾后重建工作。切实按照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七)科学谋划,掀开十二五发展新篇章

  结合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先行先试为动力,以结构转型为主线,认真组织好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深入分析形势。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分析我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市阶段性特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二是做好前期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客观发展基础,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特征,用发展的先行的眼光对我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科学编制规划。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加强公众参与。在与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我市十一五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规划,为掀开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做好铺垫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的重要时期,是我市立足新起点、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巩固率先突围的优势,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为全面构建美丽富裕和谐佛山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