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佛山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11-23 00:00:00 字号: 分享至: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佛府办[2007]35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佛山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佛山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与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服务新体系,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的总体目标,特制订《佛山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佛山市基本情况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市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共31个镇(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79.8亿元。全市户籍人口354.48万人,常住外来人口约225.82万人。按照2005831日经市人大通过的《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形成2100万人口以上、530万~50万人口的城区,以及由多个组群式节点为发展主体的组团式大城市新格局。预计至2010年,佛山市的常住人口将达630万人。

(二)佛山市卫生事业“十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居民健康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卫生资源总量、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发生了质的飞跃,总体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居民健康水平

人口出生、死亡情况。2005年我市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6.1岁,其中男性为73.0岁,女性为79.21岁,超过了全国和广东省的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000年相比,2005年全市婴儿死亡率由7.86‰下降至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0.73‰下降至7.24‰,孕产妇死亡率由26.9410万下降至9.6210万(含流动人口为21.81/10万)。

疾病控制情况。“十五”期间我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总发病率为343.2/10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2000年的113.2410万上升至2005年的188.7110万。在抗击“非典”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为全国提供了经验。消灭血吸虫病、脊髓灰质炎,基本消灭麻风病、丝虫病、布鲁氏菌病、碘缺乏病的成果得到继续巩固,结核病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

2、基本卫生设施

2005年底,全市病床总数达到17292张,平均每千人口病床数从2000年的4.0张发展至2005年的4.87张(按户籍人口计算,以常住人口计算则为2.98张,下同);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慢性病防治站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总值56.9亿元。

3、卫生人力

2005年,全市卫生工作人员已达218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299人,执业(含助理)医师8218人,注册护士9658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从2000年的5.1人增加至20055.4人(3.33人);每千人口医师数2.32人(1.42人)。

4、卫生费用

2005年全市卫生事业经费为2.52亿元,2000年全市卫生事业经费为1.81亿元,分别占财政支出的1.67%和2.0%。

5、基层卫生组织

200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15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89间,门诊部7个,采供血机构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间,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6个,健康教育所2个,农村卫生站345个,个体诊所132个,医务室(所)766个。

89间医院和卫生院中,有综合医院29中医院3间,中西医结合医院2专科医院11间,疗养院1间。按医院级别分,三级医院2间、二级医院21间、一级医院52间。未评等级医院14间。

全市有村级医疗机构34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6个,形成较合理的城乡医疗保健网络。全市计划免疫的“四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已达到95%的目标。

6、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

2005年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年诊疗服务量达3764万人次,出院病人51万多人次,每千人口进行健康检查429.27人次(271.58人次)。居民人均每年接受门诊诊疗10.62次(6.72次),每千人口年均住院143.87人次(91.02人次)。平均住院日9.66天,病床使用率83.7%,病床周转次数31次,治愈率77.8%,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9.84%

7、医疗急救设施和血液管理

全市基本形成急救网络,各区建立了急救中心,二级综合医院建立了急救科,急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佛山市建立了中心血站,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四区建立了血站。2005年全市无偿献血100%满足临床用血。

8、卫生监测与监督

全市卫生监测与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食品监测合格率为87.65%,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为93.6%,生活饮用水监测合格率为100%。

9、医学教育与科研

“十五”期间,我市有国家中医药局重点专科1个、国家二级实验室2个,省卫生厅特色专科1个和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专病)5个。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7项,其中,国家中医药局1项,广东省科技厅16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1项,省科技奖励10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全市现有中级职称以上卫生技术人员687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3人,副高级职称1742人,中级职称4989人。

10、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5年底,全市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7.3%。

(三)“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资源总量结构、层次上分布不尽合理,配置有待加强

全市医疗卫生体系完整,卫生资源基本上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但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各级别医院之间的分布不尽合理。资源的配置还没有针对主要的健康问题,疾病的治疗占用资源比重较大。公共卫生体系在设备设施、人员数量、职称和学历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各类卫生人力学历、职称结构不够合理,相关的卫生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未能充分体现。

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利用水平不同,竞争秩序尚待规范,卫生服务项目趋同,差异化服务不明显,医院之间分工合作不明确,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不少基层医院资源的利用水平偏低,发展困难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尚未完善

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应急设施有待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及信息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大型医疗设备整体配置水平偏高,各医院在化验、检查和治疗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设备的不合理配置,降低其利用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容易造成滥检查,带来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3、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仍需提高

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相对较窄,保障水平比较有限,自负费用比例偏大,超过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仍有部分居民没有任何基本医疗保障,还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4、部分镇卫生院转制后出现一些新问题

部分镇卫生院通过改制引进了社会资金,改变了房屋陈旧、医疗设备简陋和医疗条件差的面貌,但改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医疗队伍不稳定,承担的预防保健工作受到影响。

5、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提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近5年来,我市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城区和镇(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的防保科,从事相关的预防保健工作等公共卫生服务没有得到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还存在不少困难。

6、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突出的社会卫生问题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市65岁以上人口33.9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85%,显示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它与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易感人群——少年儿童(014)和育龄妇女(1549),分别占总人口的14.06%和30%。人口老龄化和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易感人群数量增加为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以提供公平、便捷、经济和有效的卫生服务为基本手段,通过改革、创新、调整和提高,积极进行卫生资源的调整与重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和加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实现我市卫生事业全面、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使我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寻求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战略目标

   我市卫生发展规划的总目标是:以实现预防保健网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对、医疗技术水平高、基础设施全、队伍素质强、服务质量优、医德医风好、健康水平提高快为目标,到2010年,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使人民群众享有与宽裕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优质、便捷、低耗、高效的卫生服务,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6岁以上;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0/10万和10‰以下;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事业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我市卫生事业现代化。

主要发展目标:

1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6岁以上,婴儿死亡率低于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12‰,孕产妇死亡率低于2010万。

2、“十一五”期间,制定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卫生全行业管理。发展壮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重点扶持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千人口医生数指标达到我省卫生事业现代化标准,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居省内先进,部分重点医疗专科水平居国内先进。

3、“十一五”期间,全市卫生总费用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卫生事业财政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继续改善基本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确保全市人民群众能够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卫生服务。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5、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提高,到201099%以上人口在步行(城镇)或乘车(乡村)15分钟距离内可获得常见病的诊治及基本的药物和预防接种。

6、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的控制水平,“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下降。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降至13010万以下,结核病患病率降至18010万以下。

7、医学科技总体水平在“十一五”期末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8、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三、发展重点

(一)公共卫生体系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改善市、区、镇(街道)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网络建设,形成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心,加强市卫生检验中心的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高校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年,全市建立起职能分工明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快速高效,集疾病预防、卫生检测、监测评价、卫生宣传教育、科研培训、技术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点针对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职业性危险因素,探索预防职业危害与减少伤害的有效措施,提高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加强流动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充实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力量,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检验检测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建设,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高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防保医师2010年按编制标准逐步配置到位。

2、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全市卫生监督执法系统由市、区、镇(街)三级卫生监督机构组成。继续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充实各级卫生监督力量,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装备水平,增加人员编制,增强卫生执法能力。设立覆盖全市各镇(街)的卫生监督机构,由区卫生监督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负责镇(街)的卫生执法工作。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监督执法的原则,实现卫生监督工作法制化管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卫生监督员按编制标准逐步配置到位

3、职业病、慢性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体系

增加对职业病、慢性病和皮肤性病防治方面的投入。逐步使我市公共卫生机构按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建设,使其在人员、经费、装备、工作用房和职能方面能满足职业病、慢性病和传染病的防治要求。进一步搞好各级人民医院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科室的建设。

加强对职业病、慢性病及皮肤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各种职业病、慢性病及皮肤性病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高危人群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类职业病、慢性病及皮肤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加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预防医学、放射防护和流行病学等相关专业人才的配置。

4、妇幼保健体系

妇幼保健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落实妇幼卫生财政补助政策,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完善市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妇幼保健网络。将市妇幼保健院建成全市技术指导中心与培训基地,重视妇幼保健网络的网底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产科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妇幼保健水平。

加强婚前保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本地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实践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将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妇幼保健医师的配置按编制标准逐步配置。

5、采供血体系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强网络建设,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市中心血站完成迁址新建工作。积极发展无偿献血事业,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提高血液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开展成分输血。严格控制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到2010年,我市血站达到国内同类血站的先进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专业人员配置合理,增加血液、生化等相关专业人员的配置。

6、健康教育体系

我市健康教育网络由市健康教育所、各区健康教育所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科组成。目前尚未独立设置健康教育所的区应在规划期内独立设置。

以职业高危人群、各种慢性病与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青少年和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为工作重点,宣传重点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及职业性危害等的防护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健康教育成为增强人们保健意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增加健康教育人员的配置。

(二)医疗服务体系

建设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镇(街)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机构的布局,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和双向转诊制度。在控制全市床位总量的前提下,鼓励医院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合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形成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的态势。根据我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将各区级医疗机构建成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规模效应。

强化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作用,重点加强镇卫生院的建设,确保其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能力。未设立卫生监督分支机构的镇卫生院,要接受区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区域内控制新增村卫生站,农村镇(包括含农村的街道)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通过镇、村医疗机构开展纵向合作,提高村卫生站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1、医疗资源配置规划

1)机构与床位

全市医疗机构与床位数的配置实行总量控制、适度增长的原则,在规划期内不增设公立医院, 着重进行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新增医疗机构以民营为主。到2010年,全市千人口床位数按3.30张配置,全市平均病床使用率保持在86%以上。

2)各区域机构与床位配置

全市城区卫生资源配置按“ 25组团”发展,即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和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组团、九江龙江组团。各区应根据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布局的要求,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体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方便居民就医,处理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人口分布变化和资源合理布局的关系,配合人口的流动及人口总量的增减情况,按有关规定设置医疗机构、配置人力和床位。各区至少保留现设置的公立区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中医院各1间,镇政府应保证至少一所机构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2、医疗机构的设置与布局

1)三级规模水平医院

2010年全市设置8三级规模水平的医院,不按行政区划设置。原有的三级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佛山市中医院,达到全国同类医院先进水平;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南海区人民医院和南海区中医院(现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5家二级甲等医院进一步加强医院软、硬件建设,逐步发展达到三级医院的规模和水平;顺德区可新建1家三级规模水平的民营医院。

2)二级规模水平医院

2010年设置32家二级规模水平的医院。原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佛山市慢性病防治院、禅城区中心医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顺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顺德区桂洲医院、顺德区伍仲佩纪念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三水区妇幼保健院、高明区人民医院、高明区中医院、高明区妇幼保健院等16家二级医院,继续保持二级甲等医院的实力和水平;南海区的平洲(现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大沥、黄岐、西樵医院和顺德区的乐从、北、陈村、杏坛医院共8家一级医院,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步发展达到二级医院的规模与水平;新建8家二级规模与水平的医院,均为民营专科医院。在各区床位总量内,禅城、高明可各新建1家民营医院,南海、顺德、三水可各新建2家民营医院。

3)一级规模水平医院(包括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级规模水平医院(包括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于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现有一级或未定级医院(包括卫生院),除8家向二级医院规模和水平发展外,择优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和功能的双重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来配置卫生资源。医院延伸诊所(分院)与农村卫生站将逐步整合,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2010年,建立起一个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质量优良、功能完善和运作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市设12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专科医疗机构建设

优先发展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康复、老年护理、精神病、创伤外科和五官科等专科医院;重视精神病医院和精防社区的建设。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引导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的中小型综合医院向专科医院发展,同时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专科服务系统,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4、医疗急救网络建设

加快建设与我市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医疗急救网络,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我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加强市急救指挥体系的建设。规划期内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高效运行的医疗急救网络。制定全市的医疗急救机构设置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医院的急救资源构建医疗急救网络。逐步实现市级医疗急救指挥体系与各区医疗急救指挥体系联网;加强全市医疗急救制度的建设,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有计划地培养急救技术人才,尤其要加大基层医院急救人员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急救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提高全市应急救治的水平和效率。

5、重点专科建设

2010年,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优势的原则,建成达到国家级水平重点专科23个,省级水平重点专科35个,省级特色水平专科810个。重点鼓励与扶持对我市居民健康影响较大或与地域性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专科的发展,体现区域专科特色。

6、中医药事业发展

构建以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高明区中医院以及其他医院中医科为基础的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设置中医科,进一步改善基层医院中医药服务的条件。

充分发挥市中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进一步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骨伤科的内涵建设,集骨伤科医、教、研于一体,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打造骨伤科国际品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广适宜中医诊疗技术。

以原南海区中医院为基础,整合南海区的其他几家优质医院,建设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高明区中医院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加强专科建设,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中医药的救治能力。促进各类医院中医科以及中医药在社区和农村的发展。到2010年,争取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在35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和疑难重症的防治方面有所突破。

(三)医学科学教育体系

1、医学科研建设

按照重点突出、总体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到2010年,组织23个重大医学科技攻关项目,选择具有学术优势的单位,选准具有突破前景的项目,在骨科、心脑血管、妇科、眼科、小儿脑瘫、器官移植、微创或无创技术、社区干预和卫生管理方法等方面,重点攻关或协同攻关,力争有所突破。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适宜高新技术的推广引进,努力提高卫生科技水平,全面推进医学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集中现有科研和教学单位优势,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科研试验和培训基地。

2、人才建设

制定实施《佛山市“十一五”及2010医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育才”、“创新”两项工程,实现在临床科研水平、专科技术、著名医学人才培训、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科研和教育机构建设等6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市医学科技竞争力,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和环境。建立充满活力和依法管理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人才在技术进步中的核心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历再教育,通过派出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培养卫生管理人才。

3、医学教育

加强医学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医学教育的开展,积极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发展远程医学教育,完善医学继续教育系统。采用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分担费用的方法,开展各类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重点开展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职业化卫生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给予优惠政策。到2010年,建设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2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集中培训基地34个。

4、科研机构建设

2010年,建设好4个研究所,分别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研究所、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研究所和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条件成熟的其他科研机构,经过论证后可适当增加。

(四)卫生信息化建设

建设具有现代技术、稳定、高效的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原有的预防、保健、医疗、科研等信息网络进行整合,并加以完善,成为市信息网络的一部分。逐步完善全市卫生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努力实现互联共享,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服务,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卫生服务状况、加强宏观管理提供动态资料和决策依据。到2010年,区域卫生信息服务争取达到省内样板、国内先进的水平。

积极开展医学数据研究,提高医学数据的管理与利用水平;大力加强卫生政策和卫生管理研究,为政府制定卫生保健与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实施医疗监管,为临床医疗研究、评价临床药物效果和制定保险费用提供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实时了解、掌握、监管医疗行为,发挥卫生行政的监管效力。

开发卫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行卫生综合管理业务网上申报、审批、公布、监督,完善疫情上报系统,保证疫情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建立健全卫生信息网站,为居民提供网上健康教育、医疗卫生咨询、卫生科技等服务。建立健全卫生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文件传输电子化。到2010年,全市医院建立较为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卫生信息共享与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

四、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财政保障体系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负主要责任。各级地方财政要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的财政政策,增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真正建立卫生财政保障体系,落实对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助政策,支持医疗机构履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各级财政对卫生经费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原则上应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并结合我市实际,探索确定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各级政府新增的卫生经费投入,应向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疾病防治领域倾斜;要将外来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纳入公共财政的预算范围之内。重点帮扶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农村卫生防病能力。

完善卫生经济政策与医疗保险政策,引导病人合理流动,提高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政府一方面要通过规范医疗市场,鼓励各级医院在不同层面开展竞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的设计和调控,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改善公平性,保护弱势人群。

(二)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全行业管理,改革医疗服务运行机制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和法规,对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监督和统一管理。通过实施卫生全行业管理工作,提高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改革和完善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健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级网络,有效控制以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和急性传染病暴发疫情为重点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明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能,按社会需求控制和调整机构规模,规定服务内容。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合理引导病人树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就医理念,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促进中医药发展,建设中医药强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形成与公立医院公平竞争的态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社会和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与审核,并对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公共卫生体系作为增量卫生资源的投入重点

各级政府要明确其责任,重视对卫生的投入与投入机制的建设。财政支出中应有合理、稳定的比重用于公共卫生的投入,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增加。要解决因地区间财力不同而导致的投入水平及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改革、完善投入与收支管理方式,对公共卫生机构实施严格的收支管理和绩效评估。加强传染病、职业病和慢性病防治机构网络和功能的建设,尤其要加强街道、镇和村一级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与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工作的网底建设,要保证人员、设备设施与资金的投入到位。

(四)推进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推进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的重要措施。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在老城区改造和小区新建工作中,要经市级卫生部门审核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配套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点与建设项目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密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型综合医院的联系,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在医疗技术与教育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五)坚持“科教兴医”的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要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并根据学科发展与梯队建设的需要进行人才储备,对卫生人力资源应进行总量控制,适度发展。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增加人员编制,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鼓励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采取各种灵活方式,使卫生人力资源向下流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卫生人力资源过度向三级医院集中,造成人才结构失衡。重点加强全科医师和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有关老年护理、精神卫生服务、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积极培养与引进既熟悉医疗卫生事业,又懂管理与经营的卫生管理人才和卫生信息技术人才。建立卫生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执行、沟通、协调和应急服务能力,落实科学人才观,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六)科学规划,宏观调控,进一步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全市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基本满足需求,在卫生资源总量上应进行适当控制,重点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机构设置上应坚持规模经济、布局恰当和结构合理的原则。规范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资源过剩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是控制总量,调整存量;对资源缺乏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是增量的优化配置,并对不合理的存量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资源供需平衡或基本平衡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重点是调整不合理的存量,并对必要的增量实施优化配置。

坚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进行机构功能调整,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提高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服务质量。在增量卫生资源的投入上,要重点考虑新城区、卫生资源不足的农村地区,侧重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卫生保健机构,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公共卫生体系作为增量卫生资源的投入重点。农村应着重完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合理设置机构。要避免卫生机构设置中出现职能重叠、重复设置和布局不当的现象。对设置不合理的机构,应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使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七)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统筹层次,探索建立市级统筹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工作,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参加城乡医疗保险人口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水平。认真研究完善医保定点医院的转诊制度,强化对定点医院医疗服务的监管;淡化行政区划影响,合理地逐步扩大定点医院服务范围。积极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形成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多层次、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

(八)推进卫生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贯彻实施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转化职能,强化监控、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紧密结合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适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第五个五年卫生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比较完善的行政监管机制和执法协调机制,形成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九)加强行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以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和打击商业贿赂活动,全面推进医德医风建设,深化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作风教育,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继续开展学习广东省中医院的活动,端正办院方向,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使尊重病人、关心病人、服务病人、维护病人的权益成为广大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