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剪纸女艺术家陈加宁

来源:珠江商报 发布时间:2017-06-03 10:14:00 字号: 分享至:

  2012年6月,陈加宁以展现我国中原地域广大农村婚俗的作品《闹新娘》一举斩获了首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唯一金奖。一时间,大众的目光对准这位默默坚守在现代剪纸艺术道路上的女艺术家。

  对于得奖,陈加宁本人表现得极为淡然,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创作只为践行自己心目中对艺术的一份尊崇与使命——“传承太多,艺术就会停滞,创新寻找突破口才能让剪纸艺术走得更远。”

  或许有人认为,剪纸仅是一种民间工艺,难登艺术的大雅之堂。然而,看过陈加宁随性、飘逸剪刻下的作品,便很容易感受到她作品里传递着的生命力和丰富情愫。

  从美术老师到剪纸艺术家

  陈加宁“玩”剪纸是半路出家。

  1949年,陈加宁出生在佛山的一个医生家庭。小时候的她偏爱绘画,每当跟着祖母去看完古装粤剧,回来后她便一个人静静地画戏里的人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佛山的版画、木版年画、剪纸很发达。尤其是剪纸,不仅活跃着国内最优秀的剪纸家,人们还能观赏享誉中外的作品,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童年熏陶。”

  16岁那年,陈加宁以画人物的特长顺利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之后,她几经波折进入佛山文工团,任舞台美工。当时的文工团经常下乡演出,这就给陈加宁提供了一个接触生活和写生的机会,使她的美术功底突飞猛进。

  1975年,佛山市文化局要组织一批创作人员创作大型剪纸组画送往北京展出,从未接触过剪纸的陈加宁被临时抽调过去,并要求独立完成其中一幅作品。“我当时完全不懂剪纸,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弄得像版画。”陈加宁边回忆边笑着说道。

  然而,这次创作给了陈加宁全新的体验。对剪纸有了初步认识的她被佛山众多剪纸艺术家富有创意、认真细致的创作态度深深感染,特别是她从中吸收了佛山最具影响力的剪纸艺术家林载华先生细腻、唯美、丰富的艺术特色,因而爱上了剪纸艺术。

  几年后,陈加宁被调往佛山市第十中学任美术老师,并在1999年获得美术教育本科的学历。虽然平日教学任务繁重,但她会抓紧课余的分分秒秒刻苦地学习和创作剪纸,探索更多的剪纸题材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大胆使用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剪、刻、撕、衬、画、染等各般手法,结果完成了《牧猪人》、《新娘之憧憬》、《远古的神灵》等一批获得 “中国剪纸艺术展”金奖、银奖的剪纸作品。

  流淌着灵动的人性情感

  陈加宁爱留着不加修饰的自然短发,穿着素雅,没有什么装饰,说话甚至有些慢节奏,让人很难想象她竟然能剪出那番浪漫、炽烈、唯美而童趣的作品。

  已过花甲之年的陈加宁精神矍铄,每当聊及剪纸,难抑兴奋的她会像一个天真的孩童翻箱倒柜、迫不及待地搜出她小心收捡好的剪纸作品,拉着你的手一一述说着里面的故事。

  陈加宁的剪纸内容从未离开过人物,特别是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妇女。在她的剪纸中,她往往精细刻画各种形态的五官来展现丰富而真实的人性。

  拿《闹新娘》这幅金奖作品来说,它还原了在洞房之夜,新娘被众多的男性青年围哄戏玩,羞涩的新娘笑着又哭着抵挡着这群开心亢奋的壮汉,男人们借酒撒癫,粗野放肆的场景。陈加宁大胆运用黑、红两种反差极大的色彩,用镂刻的技法和夸张形体的设计,将新娘既被逗乐、又显惶恐的复杂情绪以及男人们通红的脸膛和疯狂的醉态这一婚俗中人的“自然性”展现得活灵活现。

  陈加宁说:“现在能触发我创作灵感的东西非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段舞蹈,一台戏剧甚至一句话都会让我脑海中储存的各种情感记忆如潮水般倾泻而出,并形成一幅幅真实、善意的画面。”“剪纸就是让无法压制的想象力得以畅通的渠道,我很享受剪、刻时的那份心手一致的快乐,真的无法言喻。”

  纵观陈加宁的作品,《傻丫头》、《宫廷舞姬》、《南美风情》、《光影与女人》等,每张展示人性魅力的剪纸追求的形式和风格都各不相同,或现代,或传统与现代交融,甚至一些模糊了国界和本民族特色的全新尝试。“剪纸好玩就在于丰富,这次的形式好玩,下次又可以尝试新的,我常乐在这种开阔艺术形式表现空间的探索中。”

  孤芳自赏也是一种美

  对于自己的定位,陈加宁从不否认她不是剪纸艺术的传承者和生产者,“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养育了我,我就是要完成一个新领域的女性,我是现代剪纸艺术家。”望着远方,她斩钉截铁地说。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张树贤会长曾对陈加宁的剪纸艺术评价道,她选用不同的材料与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是在追求民间剪纸从固有的模式向现代美术欣赏形式的探索,不久的未来能形成属于她的个人风格。

  当下现代剪纸其实面临着很多困境,不少剪纸艺术家只能苦苦支撑着。陈加宁向记者解释道,传统剪纸多为一些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蕴含祈福、吉祥等寓意的工艺性剪纸,是可以放在车间生产的商品,这些剪纸作品不需要画家自己去剪刻,便少了艺术家在即兴创作中即兴产生的艺术趣味。

  由于目前我国的现代剪纸并没有像瑞士、日本那样形成专业的市场,现代剪纸作品无法流入市场,所以许多专业剪纸艺术家都搞起了商业性的传统剪纸。“很多人为了赚钱抄袭他人作品,变来变去还是原样。”陈加宁有些失望地说。

  因为在她看来,未来艺术的最高层次并不是商品,而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一件创作品。“传统剪纸很圆滑,而现代剪纸的剪位、刀位坑坑洼洼、参差不齐,可以清晰地感受艺术家的剪刀、刻刀走过的痕迹,它是独立的一张,有些甚至需要花费几个月的心血才能完成。”

  原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加宁的剪纸作品《海边归来》便被日本游客购去,这对陈加宁的现代剪纸创作是一次极大的鼓励。进入新世纪以来,她的一些作品也受到玩家青睐,陆续被买走。“剪纸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剪纸,我坚信着,并努力在做着。”

  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的困惑中

  放下剪纸,回归日常生活,陈加宁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妻子、母亲和奶奶。

  现在的陈加宁常常纠结于生活与艺术的矛盾中。对于创作,她似乎已经到达一种常人无法理解和感悟的疯狂状态,她拿出一本书里夹着的一张稿纸,上面记录下了她近段时间阅读该书而产生的数十幅剪纸创作的主题和内容,“我真的觉得自己疯了,这些资料,照片、文样都能激发我的创作。”

  自2004年出版自己的剪纸集后,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她不断有大量的剪纸作品出炉。但作为家里的女主人,近两年来的突发变故却让她陷入到世俗生活的泥潭中,喘不过气来。 “可以说50、60岁是创作的黄金期,我常常在想自己是不是不应该感性地活在艺术为我带来的愉悦享受上,而应理性地回到现实中去看到家庭的存在,不给家里人带来很多遗憾。”

  事实上,艺术家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国内很多女艺术家在忙完家庭琐事后就挤出时间搞创作。陈加宁也曾经疑惑没有成家生子会不会更适合艺术创作。“创作是需要条件的,尤其是好作品,它不仅需要清静而不被打扰的环境,也需要保持愉快、和睦的心情。”而后,她释然了。

  在佛山现代剪纸圈中,目前坚持创作的大多是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自己作品的美术老师。但有时候生活压力积聚在身上,他们便很难有新作面世,有的只是车间里生产的图纸。这也是陈加宁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她一直希望博物馆愿意收藏和展览现代剪纸,让这些新型的剪纸作品得到保护,促进剪纸艺术发展。

  人物简介:

  陈加宁,广东省佛山市人,原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工艺美术家创作院成员。由其创作的《牧猪人》、《新娘之憧憬》、《远古的神灵》等剪纸作品多次获得 “中国剪纸艺术展”金奖、银奖,2012年,作品《闹新娘》荣获首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唯一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