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待问,佛山民间慈善的启蒙者

来源:佛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09:57:00 字号: 分享至:

       李待问(1582-1643年),字葵孺,号献衷。他的父亲曾为县官,万历十年(1582年)李待问出生时已离开人世。李待问天资聪敏,被邻里誉为神童。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考中举人,第二年又接连通过会试、殿试得进士,先后任县令、吏部文选郎中、户部右侍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升任户部尚书。

  李待问为官,不攀权贵,为民请命免杂饷,修堤堰,救灾民以及整顿漕运。特别是,一生关心乡事,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有口皆碑。

  1604年考中进士后,李待问便与长兄好问捐资修建灵应祠(祖庙)的“端肃门”、“崇敬门”。1614年,他以郎中归里身份,倡议建立“忠义营”保卫乡土。

  1616年李待问与兄征问捐薪重修通济桥。不止如此,崇祯七年(1634年),李待问与同乡人士庞景忠捐资修建通往省城的200里大路羊城古道。

  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已是户部尚书的李待问斥资大修灵应祠(祖庙),把佛山人供奉真武神像的祖庙正殿命名为“紫霄宫”。灵应祠山门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就是当时李待问所题。此外,他还带领李氏家族出资出力,大规模地修建门楼、改塑神像和修复照壁等扩建工程。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待问在佛山明心铺创建文昌书院。这是佛山最早建立的明代书院,给家庭并不富裕的子弟读书,为佛山后来的科甲一方、文运蒸蔚创造了条件。

  从万历末年至崇祯末年,举凡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益慈善总少不了李待问的身影,时人评价说,李待问对佛山乡事的关心和贡献,超过前代任何一位功名人物。

  其实,李待问对于佛山慈善事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翻开历史,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主要由政府主张和承担,一是出于彰显统治正统性和管理控制力的需要,不容民间插手;二是因为最广大的普通阶层经济能力有限,小的扶危济困可以,大的公益慈善事业往往有心无力。

  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和珠三角地区因为工商业发达,财富积累增强,民间慈善逐步兴起。在佛山,商人、乡绅是佛山民间慈善事业的“主角”,李待问及其家族就是其中的典范。

  众所周知,传统社会佛山民间自治色彩十分浓厚,城市管理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其核心为士绅阶层。明天启七年(1627年),议事中心嘉会堂于灵应祠(祖庙)建成,这是佛山镇第一个民间自治机构,负责处理乡事,领导着地方政治、经济和公益事业等。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待问作为士绅的代表,调动各种资源,倾力于公益慈善事业,这种积极参与地方自治和社会整合的努力,也为自己和家族赢得了名声,李氏逐渐成为佛山的名门望族,还涌现出如李广海这样的家族慈善思想的继承者。

  1643年李待问病逝,终年61岁。赠宫保衔,谥忠定号,可见官方对其的肯定。而作为襄力佛山乡事第一人,李待问在民间的地位非常之高,直至今日依然被人敬仰和怀念。李待问不愧为佛山民间慈善的启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