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宜:一个城市与一种精神

来源:佛山市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0-01-13 19:31:22 字号: 分享至:

[核心提示]
  每当目睹所捐图书摆上内地某个图书馆书架,石景宜脸上就会绽放微笑。30年来,石氏送出的已不仅仅是钞票,而是一种精神。
  而从我们脚下的城市走出去的,还有一批圣洁如石景宜的人们,他们或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但一生饱受中西文化精髓的浸润,锻造出了完美的品质和价值观。他们爱国爱乡,他们心里装满了别人。
  经历近30年改革开放之路的中国人,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而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显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资本冲击,信仰和精神缺位的我们变得不知所措,甚或迷茫和空虚。
  所幸有了石景宜们,我们找到了一种精神———慈善精神,这是关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兴衰的价值取向。



呼唤慈善精神
  石景宜们传递的,是圣洁的慈善精神,毫无疑问,这将载入史册。而一座城市有了慈善精神,就将如石景宜们一样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中国城市研究专家李津逵至今仍对香港一场慈善会念念不忘。时值印尼爆发海啸。2005年1月7日下午四时起,一场名为“爱心无国界演艺界大汇演”的赈灾义演活动在香港政府大球场举行。这场由曾志伟、成龙、许鞍华发起的爱心行动长达7个小时,从下午4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期间观众免费入场。义演结束后,数千万来自600万市民的善款流出香港奔赴灾区。
  “那天晚上从香港流出去大量的真金白银。这个时候,香港贬值了吗?物质上,他的资产表示减少了,但是精神上,这个城市站起来了。这个城市告诉市民,告诉全世界华人,他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以把生命托付给他的。这才是城市的价值。”李津逵说。
  而一个相反的事实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崛起了一批富人,但受物质和利益的左右,在信仰缺失的前提下,他们鲜有乐善好施的举动。在迷茫和空虚面前,他们甚至失去了彰显价值的方向。“我想也和大陆发展的阶段有关。”黄星华说,“毕竟内地是这十几二十年才发展起来,只有在整个社会达到小康之家的水平,人们对生活没有太多的担忧时,这种乐善好施的风气才会容易形成。”
  不过,一场场来自城市精神层面的思想风暴,已经在南海和佛山刮起,试图改变曾经的状况。
  2005年,面对大发展时期,在此前的广泛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南海精神”横空出世: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和团结奋发的龙狮精神。“南海精神是南海的脊梁。”南海区一位官员说,引导富裕起来的南海人的精神和价值回归,作用已经显现,尤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意义深远。
  与此同时,一场席卷佛山全市的大讨论眼下正方兴未艾。新时期佛山人需要什么精神?围绕这个问题,佛山人奋力思索,务实、创新、包容、勤劳、热情、上进、正义、公平……一个个闪亮的词汇升华为佛山的城市价值取向。
  而穿越属于石景宜们的时空,一种名为“慈善”的城市精神闪亮跃动,这将给南海、佛山乃至中国的城市带来更深的思考。一位哲人说:假如一个城市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它即使繁荣终将衰弱。一个城市与一种精神,将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地栖居。
A 石老的微笑
  1998年,石景宜因捐赠大批图书的突出贡献,成为北京大学的荣誉博士。“穿上博士服,那天给他拍了很多照片,笑得如此灿烂,而在平时,要想让他笑笑是很难的事情。”
  摊开石景宜老先生的生前相册,你很难找到他的笑容,这位视“文化书使”身份比生命还珍贵的老人,心里似乎只有捐书,以致从脸上流露出的都是坚强内心和远大抱负。
  唯有一张他尤其喜欢:1998年,石景宜因捐赠大批图书的突出贡献,成为北京大学的荣誉博士。“穿上博士服,那天给他拍了很多照片,笑得如此灿烂,而在平时,要想让他笑笑是很难的事情。”长期参与石氏捐书活动的南海图书馆前馆长陈志东回忆说,自那以后,石老高兴时总要翻开这张“博士像”端详,甚至每逢生日,他都要穿上那套珍藏的博士服。
  而实际上,除了那个令陈志东难忘的时刻外,还有无数次的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捐书,只要活动成功,就可以看到石老的微笑。在北京的一次捐书活动效果异常好,他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12点多还把我们从另一个宾馆叫过去,笑谈接下来的送书计划”,陈说。
  1950年代,广州文德路,石景宜是一位小书店店主;1960年代,香港通菜街,他还是一位小书摊主。石景宜的图书王国就是从街边小贩开始的,50岁才走上创业的康庄大道,可是没人敢讥笑这是“范进中举”的翻版:时至今日,由其一手创立的汉荣书局有限公司已是香港最具规模的教科书供应商之一。“当地政要巨富在学生时代没有不光顾汉荣书局的。”香港一位政界高官说。
  如今,石氏捐赠的图书已经遍布全国700多个城市和区域、2000个地区图书馆、大学和科研机构,共逾650余万册。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图书在海峡两岸早已引发巨大文化能量,从中获取丰富知识营养的读者数不胜数。
  书是永恒的财富,受益的读者仍将几何倍数地增加。“企盼祖国昌盛后,有朝一日不用我们送书了。”石景宜之子石汉基、石国基接过了父亲未完成的使命,挑起以书报国的重担,而即使如其所愿,国家文化教育最终足够繁荣,也还是会看到前往“景宜书屋”的读者络绎不绝。
  这应该是石老最为欣慰的现实。于是,他所绽放的,将是永恒的微笑。



佛山人乐善好施,慈善精神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这座城市中。
B  千里之外的南海乡亲
  南海乃至佛山还有一批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人杰,他们或许远在千里之外,但都有一颗淳朴而圣洁的心灵。
  捐赠图书总价超4亿港币。任何人把石景宜归入“精明的生意人”的创意显然是蹩脚的:石家赚来的钱都变成了一批批运往内地的台湾版图书。在他们眼里,国家和他人比自己重要,人们称其为“人杰”。
  “石老先生是人杰中的典型代表,”南海区外事侨务局负责人说,“事实上,南海乃至佛山还有一批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人杰,他们或许远在千里之外,但都有一颗淳朴而圣洁的心灵。”
  被誉为“‘红色’企业家”的旅港乡亲潘以和与石景宜同为南海西樵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潘老极具亲和力,永远保持着微微的笑颜,说话声音不大,柔和细长的,天塌下来也不会跟你急。然而就是这位南海乃至全国最早回内地投资实业的一位侨商,先后捐资1000多万港元,资助南海中学、南海中医院、佛山科技学院和广州大学等机构。而鲜为人知的是,半个世纪前,他还是一个在反右斗争中被批判、背了20余年“黑锅”的“右派”分子,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多年以后,潘老却对这段屈辱经历抱以极度的宽容:那个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搞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些弯路,一些人受了委屈,也是难免的。在终于逃脱前往香港定居的短短几个月后,他又“固执”地重返内地投资办厂、创建社团、泽惠乡梓。
  祖籍南海罗村的港商吴汉从一名报童到全港十几家报纸发行代理商,成为南海最早一批回乡捐资的华侨之一,迄今已向家乡的教育、医疗等多项福利事业捐赠了1000多万港元。更令人感动的是,少小没怎么上过学堂的吴老尤其关爱家乡的娃娃们,几年前,他每次回乡都不顾年纪和身体承受能力,与太太把一卷卷沉重的白报纸(即未印刷的新闻纸)从香港背回南海,给家乡的孩子们练字。起初过关常被检查,后来海关的工作人员也被感动了。“这是他的心愿。”吴太太谢女士说。
  23年的南海生活,欧阳永与南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南海也成为他永远的家乡。这位在60多个社团担任职务的江门籍侨商,对两个头衔最为自豪:一个是香港里水同乡会理事长,一个是香港南海同乡总会首席会长。1989年后,港资企业刮起了撤资移民风,已移民加拿大的欧阳永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将制造基地全部转回国内并追加投资,而且在南海置业安家。现在,他经常说,一回到南海的家,就感觉特别舒适。
  就连在香港默默无闻的谭威,一辈子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年老后带回积攒的200万港元存款,建起了南海沙头南金村老人中心,老两口自己要了其中一小间,其余的送给村里的老人养老。
  一个数据是,迄今为止,南海籍华侨华人已为家乡捐资8.6亿元,其中许海、许铭兄弟,曾家阜、曾榆安父子各有5000多万元。这些善款中,有2.7亿元用于教育事业。
C 沐浴中西文化 体察人性向善
  他们沐浴在中西文化合璧的阳光中,对人性向善均有深刻体察,从而转化成爱国爱乡和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淳朴和真诚,能洗涤你的灵魂。”
  年少的石景宜生活在烽火年代,于南海、广州两地辗转读书,高中没上完便以卖书为生。1970年代,石老踏上阔别20年的南海故土,看到的是十年浩劫留下来的青黄不接与贫乏不堪,文化教育事业惨遭重创,书架上几乎看不到文化书籍。痛惜感慨之余,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向祖国捐书。
  而以石景宜为代表的这批南海人和佛山人背后似乎都有共同特征:出身贫苦,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白手起家,以坚毅的性格艰苦奋斗;慈怀梓里,毫无保留地奉献自我。
  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高尚?



在佛山,尊老行善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得到弘扬。
  翻开他们的人生履历,可以发现,其年轻时代都在家乡度过,即便没有读很多书,在以宗族为自治组织的传统社会里,他们大都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们深谙古人淳朴而博爱的修身理念。时至今日,石景宜生前仍这样教育子孙,可见传统文化烙印之深。
  那个年代,漂洋过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出路,告别亲人,背井离乡,他们在大洋彼岸寻找新的梦想。即便是在港澳地区,受时局的限制,要想回一次家乡也是相当困难的事,但只要有乡音传递,彼此关注的始终是“吃没吃饱”、“日子好不好”。辛酸深埋在心窝,一旦他们富裕起来,第一时间就会想起祖国和家乡,然后毫无保留地资助熟悉的陌生的同胞。“我年轻没读过什么书,所以不希望后辈也这样。”这就是吴汉老人每每背新闻纸回家乡的原因。
  对此,南海籍旅港乡亲黄星华有深刻思考,这位香港房屋局前局长说,老一代乡亲不少都为生活所迫没接受多少正规教育,加之中国传统上对教育的重视,使得他们热衷于捐钱建校、资助学生等。
  而窥探这批人杰的内心,另一个背景同样重要: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异国他乡,即便没有良好的教育基础,颇具普适性的慈善精神也冲刷了他们的思想。港澳历来就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在图书海洋里,石景宜饱受西方思想浸润;欧阳永移居加拿大,更是与西方文化无缝对接;而吴汉、谭威,则在香港为数众多的社团活动中接受了西方价值观。
  由此,我们看到了如此独特的人,他们沐浴在中西文化合璧的阳光中,对人性向善均有深刻体察,从而转化成爱国爱乡和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他们的淳朴和真诚,能洗涤你的灵魂。”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南海区外事侨务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