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含泪的求助信——南海信访社工介入帮抚,为来访女子解决住所

来源:南海区信访局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0:10 字号: 分享至:

  早在2012年,南海区就将“社工+心理”模式应用在信访工作中,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服务跟进,多元推进矛盾纠纷的化解。南海信访社工不仅是为群众链接社会资源的“菜单库”,还是以柔性方式服务群众、抚慰焦虑的“知心人”。

  “到底哪里才有我们的安身之所?请政府帮帮我们!”今年3月,关女士(化名)带着一封求助信来到南海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信中言辞恳切,写满了悲痛。在南海信访社工一个多月的关心支持、全力协调下,关女士一家终于得以安居乐业。

  挑起维权重担各处奔波寻求安身之所

  来访者关女士一家居住在南海区某镇某村。据她所述,早在她父母结婚之初,爷爷就将名下两间房屋口头分配给她的父亲关叔(化名)。不料,还未来得及办理房屋转让手续,爷爷就于2010年车祸身亡,原本的许诺也落了空。关女士哭诉,父亲不久后就与母亲离了婚,关女士俩姐妹跟母亲因此遭受各类闲言碎语的折磨,日子过得十分坎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伯父将爷爷名下宅基地进行公证,获得了使用权。如今,该村即将被征地拆迁,刚毕业的关女士面临着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窘境。

  连日来,关女士奔波各处,却无法得到满意答复。面对他人的流言质疑,眼看家人即将流离失所,关女士含泪写下一封求助信,希望得到区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的支援帮助。

  展现信访温度暖心为民填补情感空缺

  瞄准群众背后的真实诉求,是南海信访社工助推矛盾纠纷化解的切入点。面对这一棘手的矛盾纠纷,信访社工迅速介入服务。通过现场倾谈与观察,信访社工发现,由于关女士在此前的求助过程中得不到充分支持,导致其对他人心怀戒备、谈话有所保留。信访社工迅速化身“聆听者”“陪伴者”“支持者”,在用心聆听关女士生活经历、内心诉求的同时,更以同理心体会她的情绪和想法,肯定她的主张和付出,并为她提出合理建议。在持续接触中,关女士与信访社工建立了信任关系,对社工的建议也由防备转为接纳。

  发挥桥梁作用多方联动助力纠纷化解

  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撤销公证书、获得应有的拆迁分配,孤身维权的关女士显得茫然无措。“能不能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做?”在与信访社工交谈过程中,她数度陷入忧愁、哽咽流泪。为尽快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社工与相关镇街调解团队、村委会形成联动,共同分析目前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可取的方案。同时,对接法律援助律师、司法公证部门,反复明晰关女士诉求的解决途径。经过多方沟通协作,公证部门明确建议关女士提出公证复核申请。在信访社工的协助下,村委会与关女士伯父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同意归还关叔的居住土地。得知消息后,关女士十分激动,“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和力量”。为帮助关女士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信访社工还指引其制定了重建房屋、借款归还等方面计划。收到求助信仅一个多月时间,这宗信访难案就得到了圆满化解。南海信访社工以实际行动纾民怨、暖民心,为全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